第56号教室学习心得骄傲

第14节

  

  人格品性才是教育本质

  测验发展至今,变得有多疯狂?许多来自外校的老师在参观第56号教室之后,仍与我保持礼节性的联络。今年就有一群曾于本教室受训的老师寄圣诞卡给我,天呀!里面还附了测验成绩单,我真不敢相信。

  我总是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漠视这些人生重要课题?或许是因为稍稍提高分数很容易,教导诚信和道德的难度却很高。然而,我们如果想培育非凡的学生,就必须正视这些议题。

  我和霍伯特的小小莎士比亚们在旅行途中的每个小时,都会因为他人的称赞而暂停脚步。有些人认得我们,有些人不认得,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从不问我们测验分数和在校平均成绩。他们之所以拦下我们,是因为孩子们极为得体的举止。人们注意到他们的礼仪、倾听技巧,以及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压低说话音量的行为,这些都是同龄孩子普遍欠缺的。会考试固然好,但更值得称赞的是价值观——我的学生知道许多比SAT成绩更重要的事情。

  几年前,有人把他在俄勒冈州莎翁戏剧节目睹的事情写下来,向《洛杉矶时报》投稿,并获得刊载。信中叙述有辆垃圾车翻了,垃圾满街都是。一群少年越过马路去捡拾垃圾,还帮司机让垃圾车恢复原状,他们仁慈又乐于助人的行为让作者大为感动。今天,这一群孩子已经进入加州大学、西北大学,以及圣母大学就读。他们之所以能进大学,是因为他们在学校时很用功,做了比一般学生更大的牺牲,而且考试考得很好;其中一位甚至在SAT测验中得到满分。但我更为他们在俄勒冈州帮陌生人捡拾垃圾的行为感到骄傲。在一个课堂中强调“测验分数就代表自己”的年代,身为大人的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去让孩子们知道测验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

  

  这一段啊,题目就说清楚了,就告诉我们,告诉孩子们,告诉父母,告诉教师,告诉我们整个社会所有的人们都应该清楚,一定要明白,我们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我们教育啊是育人的,要育人呀,要让人成才,把人呀通过教育,培养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这么一个人,这是最为关键的。那么教育中间啊,如何教育,教育中的测验,等等的一切,通通都是为这个服务的,不是为了这个服务的话,那么所有的教育,它就走偏颇了,是出错了。这里边,就要求啊,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家长,无论是老师,无论是社会,那么在具体的知识教育方面,科学教育方面,都应该内含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这些做人应该具备的这些品性,或者说是这些素养。在把这些素养的教育都要贯穿在整个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间,让孩子知道我们通过学习语文、学习数学,学习一切,都要提升到一个高度,提升到一个如何做人,我们学以致用。学习呢,就是为自己的生存,为这个社会的美好做贡献的。最终一定要有这个高度,如果没有这个高度,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为教育而教育,这样的教育呢,是很可怕的。

  我们学习《印光大师家庭教育嘉言录》里边啊,印光大师也跟我们说了这个道理了,我们如果仅仅是教育人知识,教育人怎么挣钱,那么这些人教育出来呢很可能就变成一群怪兽了。为了利益,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有了知识没有道德的人,是极为可怕的!因为他们掌握了能力,他们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比那些没有学习知识,不懂得如何教这些知识的人啊危害起来他是更可怕的,他的破坏性是更大的。

  所以印光大师,反复地叮嘱我们,叮嘱家长,叮嘱老师,叮嘱我们这个社会,要从小啊,无论在胎教,在母教,都要学习因果,用佛菩萨的力量来改变人心,改变人的素养。慢慢呢,把这个本立起来以后,我们再学习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就为我所用,我们有道德的高度,有因果的这些本来的规律来约束、驾驭我们的知识。这种知识它必然就是一种有益的,向善的,向好的,利人的这个方向去发展。如果我们没有道德,没有因果,没有这些东西来驾驭知识,那么这个知识很可能就像螃蟹一样肆无忌惮到处横行,很可能是在贪嗔痴在里边为动力,引导我们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名利,获得自己心中想要的东西,这样的话啊,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掌握的这些科技很可能是危害众生的。

  我们看看,从英国工业化革命以来,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以后,这些机械化、工业化社会发展以来,欧洲呢掌握了轮船、钢铁轮船,掌握了枪炮就开始用这些枪炮全世界的殖民。那么到了(利益不可——)冲突爆发到一定的时候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用现代化的技术变成了枪炮互相打,死亡人数是无数啊,千万人的死亡。那么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得越来越快了,利益冲突更猛烈的时候,就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全世界都卷入到这场战争里面,死亡人数是无数无数。那么到了现在,我们再看看这个世界,我们发现依然还有很多地方不安宁,很多地方呢还在爆发着某种程度的战争、动乱,还有很多国家很多人用贪嗔痴、用利益、用自私这些东西驱动着现代化的这些工具武器,造成了种种的冲突,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

  所以我们怎么能够改变这些呢,一定要落实在教育上,一定要放在教育上。我们现在的教育决不能是提倡分数越高越好,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一定要把道德这个根本提起来,让大家知道如何做人。要学习佛法的因果原理,用因果来约束自己,教育大家呀只有帮助别人,使大家受益的程度上我们自己才能受益。建立这种彻底的佛教的价值观以后,我们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地驾驭这个现代化的这些科学,驾驭现代化的种种技术,让这些技术让这些科学真正地趋向于为我们人类服务,趋向于行善,趋向于整个社会的和平。现代化天然地要求佛法来作为我们现代化的核心,作为我们现代化的它天然的一种文化价值观来改变、来约束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可以说现代化在呼唤着佛法成为我们人类共同的指导思想,只有佛法,它才能真正地武装我们人的头脑,驾驭现代化的力量,使现代化这头怪兽能够得到驯服,真正地为人类的和平,为人类的发展,为人类的安宁,为人类的和平而服务。

  没有佛法,现代化是无法驯服的。因为我们现在社会这个现代化,它的内在是什么哪?内在是竞争,内在是贪嗔痴,内在是自私,用自私用贪嗔痴来驾驭现代化。那么现代化啊,就变成怪兽了。现代化这头怪兽,手执利刃很可能伤人伤己。我们整个社会,自从工业化以后,可以说没一天消停,不是这儿闹,就是那儿打,而且战争呢,那是越来越升级,越来越厉害。人们研究武器,从最初的刀剑,到了枪炮,现在到了航空武器,到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这些东西。我们有识之士都明白,再打我们人类就毁灭了,地球呢就报废了。所以说,这个社会啊,是需要佛法来约束我们每个人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懂得行善,都要懂得利人,用善、用道德、用因果种种这些良好的方面的东西,这些好的价值观的东西,改变我们每个人。所以我们呀,用佛法的价值观去驾驭现代化,现代化就驯服了,就柔软了,就安定了,它就不会害人了。

  所以说我们看现代社会这个现象,种种的不安宁,它的本质在哪里呢,本质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里边,它的本质就在于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有重大的缺失,核心在这儿啊。所以印光大师反复地告诉我们,唯有因果教育才是唯一能够解救我们现代化人的唯一的办法。原理啊,就在这,原理就在这!所以说我们学习这一段,回头再审视我们现在的教育,包括我们每位同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间学习工作家庭生活我们种种行为,我们看一看我们是不是用佛法,用因果,用五戒十善这些东西来一一改造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事、每一句语言、每一个行为。如果是这么做的,那么我们是正确的,如果说我们内心依然还是自私的,依然还是为我着想的,恐怕我们和现在的人没什么区别。我们在现代化的中间,我们如果还用自私自利这种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间去生存,我们可以说是没有出路的。没有出路的!

  我们看看现在的人们,现在老年人,哎呀,得病的很多呀,年轻人得各种病的也慢慢增多呀。种种的犯罪、焦虑,种种的社会的问题都有所表现。我们生活在这么一种环境里面,我们就有这些负面的东西影响我们,我们在这种氛围里边生活,我们依然会受到负面的影响,也有它无奈之处。所以说,对于我们同修来说,我们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再也不能用自私自利,用竞争,用损人利己等等用贪嗔痴这些东西去生活了。

  在现代化社会中间,我们应该用利人的心、助人的心,用因果这种原理约束自己的行为等等这些道德方面的东西来约束我们,作为我们行为的核心准则,然后在现代化社会的中间,我们再去生活工作学习。我们长期这么坚持,你就会发现,我们在现代化社会中间慢慢呀我们能够驾驭它,能够活得好,比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又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发展空间。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因为我们看不清楚自己呀,看不清楚前路,如果我们还用这种心理用原来人们的心理去在社会里面生存,可能在某些时期,我们能够生活的好,能够获益,能够取得很大的成绩、成就,但是自私自利呢,只能使我们的空间越来越小,越往后活着,我们呀前面路越窄,走的步伐很可能到一定的程度就断了。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根本的道理,在现在社会里边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慢慢地用佛法改变我们、武装我们,我们也要用佛法在这个社会里面去处理我们遇到的种种的问题、种种事情,慢慢地用佛法正确地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前面的路就会越来越宽广。

  

  第七章世界真美好

  或许在不经意之间,山姆*库克(SamCooke)和数十位歌手柔声唱出了现实的情况:“对历史的了解并不多……”(Dontknowmuchabaouthistory…)这段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时下青少年对历史,以及对历史在生活中重要性的了解是多么有限。从美国各校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请各位思考以下叙述:

  众多小学太过强调阅读和数学的成绩,造成教师把全部的时间都花在这两个科目上。有些班级很少上历史课,有的干脆不教历史。

  不妨在下一个节日前随便找几个学生问问,看他们知不知道放假是为了庆祝什么,孩子很可能说不出正确答案。独立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孩子对于重要节日一问三不知的现象意味着什么?但扪心自问:我们可以全部都怪孩子吗?在我任教的小学里,教师不久前才投票取消了所有的马丁*路德*金博士日活动——因为太费时了。取而代之的方法是把金博士纳入年末“多元文化日”教学的一部分。

  没有一个学科像社会科学这样备受冷落。我们有黑人历史月,这是否意味着非裔美国人在其他月份没有历史可言?多年前,在课余时间从事歌曲创作的数学老师汤姆*李尔写了一首嘲弄“全国皆兄弟”的搞笑歌曲。讽刺的歌词悲哀地提醒着我们,当我们反省美国是不是一个团结的合众国时,多数的儿童根本连美国是合众国都不知道。

  提笔撰写本书时,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已达三年之久。一日,我去某校主持教职员发展课程时,即兴拦下了25名七年级学生,给他们看一张标有各国国名的世界地图。结果呢?你猜对了——没有一个学生找得到伊拉克在哪里。

  学年结束时,第56号教室的每个学生都能在空白的世界地图上标示出最少个国家,谈到美国的历史也能滔滔不绝。从年的密苏里协议到年的葛底斯堡战役,再到年的水门事件,他们都能按照时间先后娓娓道来。他们也能区分老罗斯福和小罗斯福,而现今多数学生连一个罗斯福总统都没听说过!以下是我为了让第56号教室的学生熟悉历史所做的几件事情。

  遨游世界

  近年来,网络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一项宝贵资源。众多网站都提供精美地图,其中   我们依照地区的复杂性,来决定用多少时间来学习该区块。比方说,南美洲相当简单,非洲和亚洲显然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可能只用短短一个星期介绍南美洲,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认识非洲。

在学生学完世界各国、知道国名的拼法之后,我们会玩一个深得孩子喜爱的游戏——“小组积分”。玩法是约6个人一组,组员肩并肩地围坐在课桌上,不能看地图。我一开始会在教室内走动,问各组简单的问题,答对可以得到1分。例如:位于俄克拉何马州正南方的州叫做什么(德州),列举濒临太平洋的5个州(阿拉斯加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加州,以及夏威夷州),列举2个和佛罗里达洲相邻的州(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各组成员听到问题以后会先讨论再回答,这么做可以同时练习“团队合作”、“倾听技巧”,以及“协商让步”。他们必须在脑中建构一幅地球全图,将上面的国家化成自身知识的一部分。

  累积达20分的小组可以得到“奖金”(详见第十一章)。这个小游戏优点之一是,就算某组先拿到20分,其他组仍有得到奖金的机会。得分达到20分的小组可以先领取奖品,之后再从0开始累积点数,其他组则继续答题,直到分数累积到20分为止。如此一来,孩子们不会相互对立,各组都只想着如何答出正确答案,而且好的回答往往能赢得对手的掌声。“小组积分”的得分会累积一整年;这个游戏会一直继续下去,就像历史一样。

在各组连续答对几个一分题之后,游戏的挑战性会分两方面提高。首先,题目的难度增加。例如:列举12个和加拿大相邻的州;列举和内布拉斯加州相邻的六个州;说出位于阿根廷西方的国家叫什么。请注意,孩子们是在看不到地图的情况下作答的。另一种挑战是不针对特定组别提问,开放让全班学生答题,即“举手抢答题”。不过,我附加了一个叫做“得四扣七”的重要规则,也就是答对得4分,猜错倒扣7分。这么做是要强迫学生先思考再说话。我们都见过很喜欢抢第一、引人注目、胡乱喊出答案的学生。学生一旦学会三思而后行的技巧,在学校和人生中的每个领域都会有更好的表现。

  

  那么这个第七章,这里边依然旗帜鲜明地直指教育的根本目标,告诉孩子们、告诉家长、告诉老师,我们呀,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了,或者我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教育了,或者之前孩子在家里由父母来教育,这些阶段都是教育的阶段。在这些阶段里边我们是怎么教育?是不是在每个阶段都确立让孩子懂得道德,懂得如何做人,懂得对孩子进行最基础的素质教育,这些是最根本的。时时刻刻我们要懂得教育是为这个服务的,为孩子成人,将来能面对这个社会,能够健康地、能够正确地去处理、去解决问题,去很好地得到生存,这是它的目标,一定要明白。而不能啊,就事论事,不能说这个时期我们为了孩子考试而学吧,这样学了半天很可能考试成绩很好,但是把做人、把孩子如何学习,学习的知识呢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很可能就忘掉了,很可能是背道而驰的。学了半天最后用了之后,我们忽然发现,基本的历史地理我们不知道、不懂,那么今后成人以后,我们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处理不好的。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连基础的这些知识都不懂,基本的情况都不了解,我们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这里边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说,美国,在他写书时候,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已经达到三年之久了,他有一次去调查25名七年级学生,给他们一张世界地图,结果没有一个学生找得到伊拉克在哪里。从这件事,我们再结合前一阵的新闻,我们就知道,现在的学生不知道伊拉克在哪里,那么过去那些学生呢,恐怕也不知道。过去那些学生不知道伊拉克在哪里,但是现在成长以后呢,变成了美国的总统,美国的这些政府官员,变成了美国议会的议员,当他们面对伊拉克问题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决策呢?我们看看伊拉克,打了两次战争,把伊拉克本来比较安定的国内秩序,因为某种的原因、某些理由、某些借口,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搞乱了。我们现在看看伊拉克国内,经常是炸弹爆炸了,死了很多的人,非常的动乱不堪,现在很多人,伊拉克很多人都不安宁,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一批美国的决策者做了很重要的决策,为什么呢,我们从这本书里边就知道了,从小学习就不扎实,对历史不了解,对地理不了解,掌握的知识似是而非,自以为是。我们知道伊拉克战争是因为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到美国部队打进去了,到处检查,检查了半天,找不到,没有!可见啊,这些决策者既无知又傲慢,如果说我们个人无知个人傲慢,我们是个人自己去承受,但是你要知道,如果这些人有了权力,再去做出决策,那是很可怕的,那是要死人的,那是要流血的。

  那么在这里,雷夫老师明确地提倡读书、学习,教育一定要明白是育人的,让人通过教育,明白做人的道理,明白道德,明白这些根本。那么具体的教育呢,我们应该用既吸引人,吸引孩子,又要孩子在乐趣中间动脑筋,在乐趣中间去记忆,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掌握种种的知识。这样呢,有什么好处呢,这样让孩子即懂得道德有高度,同时呢在具体的学习上,又具备了最基本的技能、技巧,对基础的知识呢,掌握得很扎实,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而且这里边,我们要明白,雷夫老师在这里设计学习的具体技巧呢,是非常巧妙的。就像这个遨游世界这个游戏,他是做地理方面的记忆,掌握这方面的东西,他在记忆中间,很巧妙地用了种种的方法让大家去答题,答对通过积分获得奖励,不停地走下去,不停地设计,让孩子乐在其中,寓教于乐。但是同时呢,你看在设计里边,他为了培养孩子先思考再说话这个能力呢,他定的原则就是答对得4分答错扣7分,这个设计的具体技巧之后就把做人的道理融会贯通进去了,不能莽撞,不能不懂瞎说,不能在无知的情况下胡编乱造。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没有掌握、瞎说,是要扣更多分的。我想,如果海湾战争那些美国的决策者,他们懂得这个道理,当时在小的时候是受雷夫老师教育的,很可能就要三思而后行了。他要知道莽撞去做什么事情,如果答错了,不仅仅不得分,而且要扣更多的分。事实是这样吗?的确如此啊!你看看美国这几次战争下来,欠了无数的外债,国内金融危机,美国整个的国力啊都下降了,它的道理就在这儿。

  所以说教育是最重要不过的事情,而教育一定要明白,一个呢,要清清楚楚地确立它的目标,就是教育孩子呀,要如何做人,懂得这个因果的道理,用因果道理自己去约束自己,明白做任何事情它必有后果,做不对呀后果是很可怕的,要懂得这些道理啊。懂得了这些道理以后,我们再教育孩子,基本的这些技巧、基本的知识、基本的原理。

  那么教育基本的原理的时候也有技巧,让孩子寓教于乐,在具体的技巧中间,也要贯彻始终做人的道理,不能分割,不能须臾忘了,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它是一体的,要明白这些道理。如果大家都这么教育了,那么我们,当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他在面对任何问题都是要用做人的道理去思考,用因果的道理去考虑后果,然后再去做出决策。这样呀,犯错的机率就少了很多了。如果我们不用,没学到做人的道理,没学会因果,我们将来成长以后,再做决策的时候可能很容易很草率、很轻率地去做出种种的决策。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人的事,很可能是整个国家的事情,整个人民的事情,很可能是影响我们整个人类的事情。一旦犯错,很可能是无数人跟着受害,整个世界都动荡不安。

  所以我们,从现在一定要重视教育,尤其从孩子那里重视因果教育,重视圣贤教育,这是再正确不过的了。就像一个大树,在萌芽的阶段,我们如果多操心,多护理,从根上它就是健康的,养分充足,将来长大以后,他就能够给我们这个社会做栋梁,对整个人类有益。如果从根上我们就忽视它了,将来长大以后,很可能是危害自己危害周围的一切啊。所以呢,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懂得这个原理,千万不要忽视教育,尤其是孩子的教育。

  

  学习的延伸

  一个科目是单调乏味还是引人入胜,授课教师往往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这种情况又以社会科学最为明显。多数历史课都从某种教科书开始,然而,就算教科书编写得再好,也不可能把每一个事件照顾得面面俱到,让学生们能够时时感受到读历史时应有的高度相关性、兴奋感,以及乐趣。好的父母和师长会使用额外的教材来补充教科书的不足。

比方说,“电影”就是一项帮助学生喜爱和了解历史的有力工具。在第56号教室,我会用大银幕来介绍每一个节日。我们不用观赏电影的方式取代日常课程——电影会在放学后播放,让孩子们对课堂上所介绍的历史事件有更多认识。就像有声书一样,老师也不该趁播映电影时偷闲。在放映电影之前,我会提早在教室的“近期上映栏”公布片名,让孩子们开始期待;也会事先讲解他们可能看不懂的片段,帮他们做好准备。在DVD还没开始放映之前,孩子们都已经准备好要乐在其中了。

  中高年级教师放映电影比较麻烦,因上课时间不够看完一整部片子。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充分把握时间播放电影丰富授课内容,但一部片子分好几天播映常使效果大打折扣。我的建议是:虽然这么做并不会让老师的生活更轻松惬意,但是在放学后播放是比较有效的做法。这么做能让孩子一次看完整部电影,在过程中或结束后都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

  以我自己的方式为例,我任教于全年制学校,7月开始上课,所以班上的学生都在劳动节(9月第一个星期一)放一天假。一般而言,美国学生对劳动节几乎一无所知。根据我的保守猜测,本校学生99%不知道为什么要庆祝劳动节(这些学生的父母有99%也是同样的情况,这个另说)。我认为他们都该要知道才对。

  为此,除了阅读劳动节相关历史和认识工会,我们还观赏了各类电影。有些片子是让全班在放学后一起观赏,有些则让学生借回家。马丁*里特的《诺玛蕾》、约翰*赛尔斯的《怒火阵线》,以及伊利亚*卡赞不容错过的经典作品《码头风云》都能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劳动节”——不只是它的历史意义,还包括它和我们今日生活的关联。如果你想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不妨放映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摩登时代》,介绍他们认识卓别林的才华(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卓别林是谁),同时也是了解工业革命阴暗面的绝佳方式。

  劳动节只是一个例子。审慎明智地使用电影来丰富历史,是带领儿童认识过去的有力方式。《愤怒的葡萄》是所有读到大萧条的学生不容错过的一部电影。《神经战线》和《晚安,祝你好运》也都是在课堂上解说何谓麦卡锡时代(美国史上最为恐怖与黑暗的国家恐怖主义时期)的理想辅助工具。现在很多学生都看过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有创意的老师可能会考虑播放年的老片《黄金时代》,这部电影总能使学生对退伍军人问题产生深刻而崭新的认识









































重庆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ezhoushizx.com/dzxw/41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