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史家20世纪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白寿彝(—)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回族。河南开封人。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国史学》、《史学概论》、《回族人物志》(共4卷本)、《回族历史》、《回民起义》、《中国通史》(12卷,22册)等书,著有《中国交通史》、《学步集》、《史记新论》、《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中国伊斯兰教史存稿》、《中国史学史》(第1册)、《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白寿彝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论集》等。岑仲勉(—)学名铭恕,字仲勉,别名汝懋。广东顺德县人。著有《隋唐史》、《隋书求是》、《唐史馀审》、《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唐人行第录》、《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黄河变迁史》、《府兵制度研究》、《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两周文史论丛》、《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西北史地研究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突厥集史》、《中外史地考证》等;主要论文收录在《岑仲勉史学论文集》。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著有《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非亲笔所著,是学生后来根据笔记整理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小逻辑》、《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陈寅恪文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等。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著有《元西域人华北考》、《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宗教史方面有《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回回教入中国史略》()等;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又名《校勘学释例》。校勘学﹑考古学的成果还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陈梦家(—)曾使用笔名陈慢哉,祖籍浙江省上虞县,生于南京。编著有《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西周年代考》、《六国纪年》、《尚书通论》(商务印书馆年)、《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汉简缀述》(中华书局)、《中国铜器的综录》、《老子今释》(重庆商务印书馆)、《海外中国铜器图录考释第一集》(北京图书馆、商务印书馆)、《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科学出版社)等。陈翰笙(—)原名陈枢,江苏无锡人。农民问题及世界史专家。著有《中国农民》、《西双版纳的土地制度》、《美国垄断资本(世界知识出版社年)、《印度莫卧尔王朝》(北京商务印书馆年再版)、《陈翰笙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年)、《解放前的中国农村》1—3辑(与薛暮桥、冯和法合编,展望出版社)、《解放前后无锡、保定农村经济》(与薛暮桥、秦柳方合编)等。邓广铭(—),字恭三,山东临邑人。宋史学者。著有《宋史职官志考证》、《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岳飞传》(三联书店)、《王安石——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人民出版社)、《两宋政治经济问题》(知识出版社)、《韩世忠年谱》、《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陈龙川传》等。董作宾(—)原名作仁,号平庐,字彦堂,河南南阳人。著有《殷墟文字甲编》、《卜辞中所见之殷历》()、《殷历谱》()、《西周年历谱》、《殷墟文字乙编》、《中国年历总谱》(中英文对照)等。范文澜(—),初字芸台,改字仲澐(一说字仲潭),浙江绍兴人。著有《诸子略义》、《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群经概论》,其《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上册)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通史的著作;主编《捻军》。方壮猷(—)原名彰修。湖南湘潭人。长期研究民族史和宋辽金元史,其著作侧重于考释。与郭沫若、夏鼐等书信商讨,编成《楚墓通讯集》一册;著有《中国史学概要》等。冯家升(—)字伯平。山西省孝义县人。合著《中国社会史——辽》(英文)、《维吾尔族史料》;著有《中国火药的发明和西传》;译有《东胡民族考》等。冯承钧(-)字子衡,湖北汉口人。中外交通史家。著有《西域史地释名》、《瀛涯胜览校注》、《星槎胜览校注》、《马可波罗行纪》、《成吉思汗传》、《中国南洋交通史》、《再说龟兹白姓》、《高昌城镇与唐代蒲昌》;译著《吐火罗语考》(伯希和、列维原)等。傅斯年(—)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著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稿本)、《古代文学史》(稿本);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之想象》等。有《傅孟真先生集》六册。顾颉刚(—)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著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曾名鼎堂。四川乐山人。主编《甲骨文合集》;考古学方面的文章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等。一生著作被编辑为《郭沫若全集》三十八卷,其中《文学编》二十卷、《历史编》八卷、《考古编》十卷。郭廷以(—)字量宇。中国近代史的开拓者,口述史的倡导者。河南舞阳人。著有《近代中国史纲》、《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的变局》、《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历法考订》、《台湾史事概说》等。韩儒林(—)字洪庵。河南舞阳人。蒙古史专家。著有《穹庐集》、《韩儒林文集》,主编《元朝史》等。何兹全(—)山东菏泽人。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年版)、《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读史集》和《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等。何炳松(—)字柏丞。浙江金华后溪河村人。著有《通史新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欧洲史》、《近世欧洲史》、《浙东学派溯源》、《程朱辩异》等。侯外庐(—)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著有《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上、下册)、《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纲》(上、下册)、《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宋明理学史》(上、下册)等;翻译《资本论》。胡厚宣(—)幼名福林,河北望都人。主编《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释文》、《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甲骨文与殷商史》,著《甲骨学商史论丛》(四集)、《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五十年甲骨文学论著目》、《战后新获甲骨集》(四种)等。胡适(—)原名胡洪骍、洪马辛、嗣穈,字希彊,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戴东赢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胡适日记》()、《齐白石年谱》(与黎锦熙、邓广铭合编,),以及《先秦名学史》()等英文论著等。还翻译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先后编辑为两集《短篇小说》出版),以及拜仑的长诗《哀希腊》、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与罗家伦合译)等。胡适去世后,台湾编辑出版了《胡适选集》()、《胡适手稿》(10卷,-)等,大陆出版了《胡适往来书信选》()、《胡适书评序跋集》()、《胡适文集》(12册,)等。黄现璠(—),广西扶绥县人。壮族。著有《中国通史纲要》、《唐代社会概略》、《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广西壮族简史》、《侬智高起义》、《壮族通史》(合著)等。翦伯赞(—)原名象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主编《中苏半月刊》、《中苏文华》、《大学月刊》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历代各族传记汇编》、《中外历史年表》等杂志,主编《戊戌变法》、《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国史纲要》,还著有《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先秦史》、《秦汉史》、《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蒋廷黻(—)湖南邵阳人。著有《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中)、《蒋廷黻选集》(台北文星出版社),译著有海斯著《族国主义论丛》。金毓黻(—)别号静斋。辽宁辽阳人。著有《渤海国志长编》、《辽海丛书》、《奉天通志》、《东北文献拾零》及《东北通史》上编、《中国史》、《中国史学史》等。劳干(—),湖南省长沙人。他的研究范围以汉代为中心,上及上古,下及北魏晋南北朝。重点是居延汉简。著有《居延汉简考释》、《汉晋西陲木简新考》、《秦汉史》、《敦煌艺术》、《成庐诗稿》、《劳干学术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等。雷海宗(—)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编著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选读》、《西洋通史》、《西洋通史选读》(30年代前期)、《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年出版)、《世界上古史交流讲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审定)等。另有《历史的形态与例证》、《中外的春秋时代》、《上古中晚期亚欧大草原的游牧世界与土著世界》等史学论文多篇。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新民说》等。著作较多,以《饮冰室合集》较为完备。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遗著被辑为《李大钊文集》、《李大钊全集》,有关史学的论著被编为《李大钊史学论集》。李剑农(~)号德生。湖南邵阳西乡滩头(今属隆回县)人。致力于近代政治史研究。著有《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后由作者删去导论和最后一章,改名《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政治学概论》,对西方政治学作了综合的介绍。抗战时期,他写成《中国经济史稿》,后经过补充,分成《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宋元明经济史稿》三册出版,这是部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专著。李济(—)字济之,湖北钟祥任。著有《中国民族的形成》、《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中国文明的开始》、《安阳》、《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中国考古报告集新编》等。合著《古器物研究专刊》。李新(~)原名李忠慎。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现属重庆市)人。著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中国革命史的几个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话》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四卷本)、《中国革命史》(全书十二卷)和《中华民国史》(全书十三卷)等。柳诒徵(—)字翼谋,号劬堂、知非,江苏镇江人。著有《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历史要义》等。刘崇鋐(—),字寿民,福建福州人。以欧洲史和美国史为主。中英文散篇著作颇多,均未集结成书,散见于台北《传记文学》月刊者,计有《悼念先师梅月涵先生》(一卷一期)、《五十年前毕业清华学校的回忆》(十三卷一期)、《梅月涵先生手书家世真迹》(十六卷二期)、《我所认识的廷黻兄》(二十九卷五期)等篇。吕振羽(—),湖南武冈县(今属邵阳县)人。著有《中国民族简史》、《殷商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简明中国通史》、《史论集》、《史学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中国历史讲稿》等。吕思勉(—)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著有《白话本国史》()、《吕着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历史研究法》()、《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罗尔纲(-),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论著有《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史论文集》(十集)、《李秀成自述原稿注》、《湘军兵志》、《绿兵志》等。罗家伦(—),字志希,笔名毅,绍兴柯桥镇江头人。著有《新民族观》、《新人生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科学与玄学》、《逝者如斯集》、《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等。罗香林(—)字元一,号乙堂,广东兴宁宁新镇水楼村人。客家研究开拓者。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著名学者。首创族谱学,乃继甲骨学、敦煌学、简犊学之后,开拓了历史研究新领域。其《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篇》等开创性著作为客家研究之学奠定基础。还著有《中国族谱研究》、《中国民族史》、《中国通史》、《乙堂文存》、《傅秉常与近代中国》、《唐代文化史》、《唐代桂林之摩崖佛像》、《唐元二代之景教》、《国父家世源流考》、《香港前代史》、《香港与中西文化之交流》、《民族生存论》、《国父在香港之历史遗迹》、《国父与欧美之友好》、《民俗学论丛》等。马非百(—),湖南隆回永固镇人,为治先秦史的名家。著有《秦始皇帝传》、《秦集史》、《秦史纲要》、《桑弘羊年谱》、《管子轻重篇新诠》等。马衡(—)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浙江鄞县人。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著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等。马长寿(—)字松龄,又作松舲。山西省昔阳县人。著有《康藏民族之分类体质种属及社会组织》、《凉山罗夷的族谱》、《嘉戎民族社会史》、《钵教源流》、《中国西南民族分类》、《论匈奴部落国家的奴隶制》、《突厥人和突厥汗国》、《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北狄和匈奴》、《乌桓与鲜卑》等,遗著有《凉山罗夷考察》、《彝族古代史初稿》、《氐与羌》、《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和《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调查资料》等。毛子水(—),名准,字子水,以字行,浙江衢州江山县人。所有著述收集在《毛子水全集》(五大部)。孟森(—)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一位杰出奠基人。著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心史丛刊》、《清朝前纪》、《明元清系通纪》、《明清史论著集刊》及《续刊》等。齐思和(—),山东宁津人。著有《中国史探研》、《世界中世纪史讲义》、《西洋现代史》(英文)、《中国与拜占庭的关系》、《史学概论讲义》、《黄帝的制器故事》《五行说之起源》;主编《史学年报》、《燕京学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世界通史》(古代史卷)、《外国历史小丛书》;编译有文献资料集《中世纪初期的西欧》、《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及《新史学》,译有《新史学》,合编《中外历史年表》等。钱穆(—),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著述颇丰,主要有《论语文解》、《孟子要略》、《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人之宗教社会及人生观》、《文化与教育》、《中国文化史导论》、《政学私言》、《中国社会演变》、《中国知识分子》、《中国历史精神》、《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思想史》、《人生十论》、《四书释义》、《国史新论》、《黄帝》、《秦汉史》、《阳明学述要》、《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秦汉史》、《宋明理学概述》、《庄老通辨》、《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孔子与春秋》、《论语新解》、《中国史学名著》、《双溪独语》、《孔子传》、《理学六家诗抄》、《中国历史研究法》、《民族与文化》、《史记地名考》、《史学导言》、《中国文化精神》、《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史记地名考》、《中华文化十二讲》、《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力》、《人生三步骤》、《现代中国学术论衡》、《晚学盲言》、《灵魂与心》、《中国学术通义》等;《朱子新学案》是他研究理学的重要著作。瞿同祖(—),湖南长沙人。著有《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清代地方政府》、《中国封建社会》、《汉代社会》等;译有《艾登回忆录》等。全汉昇(—),广东顺德人。主要从事唐宋经济史,特别是宋代经济史的研究。建国后,研究重点转向明、清和近代经济史。著有《中国经济史论丛》、《中国经济史研究》、《汉冶萍公司史略》等。尚钺(—)原名仲吾、宗武,字健庵。河南罗山人。著有《中国历史纲要》、《中国通史讲义》、《尚钺史学论文选集》等。邵循正(—)字心恒。福建福州人。主持编辑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的《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盛宣怀未刊信稿》等。著有《中法越南关系始末》、《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及与翦伯赞、胡华合著《中国历史概要》,与陈庆华合著《中国史纲要》第四册等。史念海(—),山西平陆人。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著有《中国的运河》、《河山集》(一、二、三集)、《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至)、《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与顾颉刚合著《中国疆域沿革史》。孙毓棠(—),江苏无锡人。著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论丛》等,所有论文汇集在《孙毓棠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唐长孺(—)江苏吴江县人。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书兵志笺正》、《山居存稿》、《魏晋南北朝史三论》等专著;主编了《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分册)》、《吐鲁番出土文书》(共10册)、《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隋唐五代史部分。谭其骧(—)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嘉善人。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主编及主持修订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辞海》历史地理分册等,重要著作还有《长水集》等。陶希圣(—),名汇曾,字希圣,以字行,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主编《食货半月刊》,著有《中国社会现象拾零》、《当代中国史学》、《潮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年版)、《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年版)等。卫聚贤(—)字怀彬,号介山、助臣、耀德、卫大法师,山西万泉人。在考古学、古钱币学家、博物学方面有专长。著有《中国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小史》、《古史研究》、《中国社会史》、《古今货币》、《古器物学》、《十三经概论》、《古钱》、《古钱年号索引》、《楚辞研究》、《文字学》、《台湾山胞由华西迁来》》等。王国维(—)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著《观堂集林》等。一生著述甚富,大都辑录在《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王桐龄(—),号峄山,河北任邱人。著有《中国史》、《东洋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历史党争史》、《儒墨之异同》等。翁独健(—)原名翁贤华。福建福清县人。著有《新元史、蒙兀儿史记爱薛传订误》、《斡脱杂考》、《蒙元时代的法典编纂》、《元典章语集释》等。王养冲(—),上海南汇人。我国法国大革命史和西方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位重要奠基人。著有《法国大革命研究》、《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法国大革命史》等;还翻译《拿破仑书信文件集》、《罗伯斯庇尔选集》等,为法国史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文献资料。王钟翰(—),湖南省东安县人。清史、满史专家。著有《中国民族史》(主编)、《满学朝鲜学论集》(主编)、《满族简史》(通纂之一)、《清史新考》等。吴晗(—),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主持改绘《历代舆地图》及标点《资治通鉴》,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著有《读史札记》、《朱元璋传》以及《历史的镜子》、《史实与人物》、《灯下集》、《春天集》、《投枪集》、《学习集》、《三家村札记》、《谈骨气》等。夏曾佑(—)字遂卿,一作穗卿,自号别士。浙江杭州人。著有《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年重版时改名《中国古代史》。夏鼐(—)字作铭。浙江温州人。主编并参加编写了《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著有《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等。向达(—)字觉明。湖南溆浦人。土家族。致力与中西交通史研究、敦煌学等。著有《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西交通史》、《蛮书校注》等。杨联升(—),原名莲生,后以莲生为字;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河北保定。著有《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杨氏论著的精华多收入《中国制度史研究》(英文)、《汉学散策》(英文)、《国学探微》及《杨联升论文集》。杨向奎(—),河北丰润人。主要论著有《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绎史斋学术文集》、《繙经室学术文集》、《清儒学案新编》、《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等。杨人楩(—),湖南省醴陵县人。为中国的非洲史研究奠定了的基础。代表作有《非洲通史简编》等;翻译了茨韦格著的《罗曼·罗兰》、克鲁泡特金著的《法国大革命史》、霍伦德著的《世界文化史要略》、哥德沙尔克著的《法国革命时代史》和马迪厄著的《法国革命史》等;还主持了《世界史资料丛刊初编》的编译工作。姚从吾(—)原名士鳌,字占卿,号从吾,中年以后以号行。河南襄城县人。中国现代辽宋金元史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蒙古秘史》第一部全译本,著作大都收集在《姚从吾先生全集》(共十册),台北正中书局陆续出版尹达(—),原名刘火翟,字照林,又名虚谷,河南滑县人。主编《历史研究》,参与编辑《考古学报》、《甲骨文合集》,著有《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国史学发展史》(主编)等。张舜徽(—),湖南省沅江县(今沅江市)人。著有《说文解字约注》、《郑学丛著》、《周秦道论发微》、《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史评三书平议》、《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清儒学记》。此外还有《积石丛稿》5种、《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史论文集》、《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修订本广校雠略》、《旧学辑存》、《广义字蒙求》、《演释名》、《周秦政论类诠》、《中国校做学》等。张其昀(—),地理学家,字晓峰,浙江鄞县人。著有《本国地理》、《政治地理学》、《中国地理学研究》、《中国区域志》、《中华民国史纲》、《中华五千年史》、《金史》、《元史》、《清史》、《国父全书》、《抗日战史》等。张星烺(—)宇亮尘。擅长中外关系史。翻译了两种版本的《马可波罗游记》。著有《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等。张荫麟(—)字素痴,广东东莞人。晚年研究宋史。著有《中国史纲》(上古篇),后人把其论文汇集成《张荫麟文集》。张政烺(—)字苑峰,山东荣成人。考古学、古文字学。主编《中国历史文物图集》(共十五卷);主要学术成就集中收集在《张政烺文史论集》一书中。赵俪生(—),山东省安丘市人。著有《赵俪生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等。赵万里(—)字斐云,版本学家、敦煌学家。浙江海宁人。撰有《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校记》、《魏宗室东阳王荣与敦煌写经》等。郑天挺(—)原名庆甡,字毅生,笔名攫日,原籍福建长乐,生于北京。著有《列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志要》、《清史探微》、《探微集》、《清史简述》、《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与翦伯赞合编)、《史学名著选读》(主编)等;主要论文有《杭世骏“三国志补注”与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多尔衮称皇父之臆测》、《清世祖入关前章奏程式》、《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系》、《发羌之地望与对音》、《清代的幕府》、《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朱希祖(—)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浙江海盐人。著有《中国史学通论》(重庆独立出版社年)、《汲冢书考》(北京中华书局年)、《明季史料题跋》(中华书局年)等。周谷城(—),湖南益阳人。著有《农村社会新论》(上海远东图书馆年)和《中国教育小史》(泰东图书局年)、《中国社会之结构》(年)、《中国社会之变化》(新生命书店年)、《中国社会之现状》(年)、《生活系统》、《中国社会史论》、《中国通史》、《中国政治史》、《世界通史》、《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史学与美学》、《周谷城史学论文选集》等。并译有《文化之出路》、《苏联的新教育》等。周一良(—)早年曾用字太初。安徽东至人,生于青岛。日本史和亚洲史造诣尤深。著有《亚洲各国古代史》(上册)、《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世界通史》(与吴于廑主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中日文治维新的几个问题》、《中外文化关系史论》、《中外文化交流史》(主编)、《唐代密宗》等;《毕竟是书生》、《钻石婚杂忆》、《中日文化关系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年)《周一良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唐代密宗》(上海远东出版社年)等。周传儒(—),四川江安县人。著有《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书院制度考》、《中国历史学界的新派别、新趋势》等。章开沅(—),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主编《辛亥革命史》(共3卷,人民出版社),著有《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年)、《开拓者的足迹——张窖传稿》(中华书局年)、《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年)、《辛亥前后史事论丛》(华中师大出版杜年)、《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续编》(华中师大出版社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湖北人民出版社年)、《实斋笔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年)、《湖北通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Ⅱ》(南京大学出版社年)、《张謇与近代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等。北京白癜风医院丹芪偏瘫胶囊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ezhoushizx.com/dzxw/70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