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农村人口一直占全国人口的多数,乡土社会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儒家传统的文化与农耕文明的相适应,长久以来,乡土社会也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 城市化的浪潮,使得资源向城市集中,城市又用工业文明摧枯拉朽般地冲击着农村。不容置疑的是,农村的确较之从前富裕了,但同时空心化、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一系列问题拷问着城市化的意义。 乡村的衰败和凋敝,并不能归因于城市化的“原罪”。城市代表着一种更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在剧烈的城乡变迁中,人口、生产要素和产业将加速向城镇集聚,资源、环境的瓶颈和贫富、城乡、区域差异将带来突出的矛盾冲突。 城市化像一个魔咒,对于农村有着巨大的召唤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带着幻想和希望蜂拥入城,用青春换取酬劳;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被完全纳入城市化、现代化的体系中,城市将他们边缘化,当青春被消费,他们将归于何处?乡土中国于我们而言,究竟是故乡还是道场?为这渐行渐远的乡村,我们该唱一曲田园牧歌还是悲伤的挽歌? “均等化”、“一体化”、“统筹发展”,一个个关键词串起了一个愈来愈清晰的科学发展思路。农村不应该在城市化进程中失落,而应该搭载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列车。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在短短几十年,完成西方上百年完成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困难和问题不言而喻,好在我们不曾停止前进的脚步,以山东省为例,在刚刚结束的第十次党代会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创农业农村新优势”的目标提出,以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样的发展要求,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希望。 商周刊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ezhoushizx.com/dzxw/71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