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德州教育发布"
近年来,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一个目标,三大任务,六项重点”的发展思路,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兴城强区惠民”的基础性工程,持续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全区上下励精图治、创新创造,扎实奋进、合力攻坚,教育规模总量持续增长,教育发展品质快速提升。 一、强化保障,健全区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 一是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从教为乐、民以助教为荣”的良好教育生态。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办好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发展理念上强化优先,在要素保障上确保优先,在体制机制上突出优先,有力推动了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依法治教,夯实法治保障。坚持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做到立法、普法、执法无缝对接。初步探索出“四个四”工作格局,即坚持政府部门主导、学校承担主责、家长共同参与、社会齐心协力“四位一体”;坚持规划、责任、督导、奖惩“四个到位”;坚持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个落实”;坚持教育法规、教育治理、权益保障、依法治校“四个结合”。
三是加强对教育改革的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各级各部门抓好政策落实,给予支持,通过各种媒体、 四是建立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协作机制。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社会育人的强大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教育的现代化。 (一)全力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现代化,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几年,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工作为契机,坚持区财政饱合式投入,同时加大对上协调资金的力度,全力争取市级以上资金万元,融资万元,协调的力度和资金额度空前。目前,“全面改薄”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97万元,完成率.3%。其中设备购置完成投资.97万元,完成率%,完成率居全省第一位;解决大班额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完成投资1.9亿元,新增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新增学位个。制约教育发展的“全面改薄”和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二)强化学前教育扶持力度,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补齐教育短板。一是坚持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多元化。加强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力度,努力争取并充分利用上级资金,规划建设省级规范化公办幼儿园。目前我区已认定普惠性幼儿园29所,进一步扩大了我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年完成了古运新城幼儿园建设,填补了我区公办幼儿园空白。二是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办园行为。成立了教育、公安、消防、食品、卫生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小组,对于办园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实现了幼儿园安全工作常态化。 三、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 严格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把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着力点,切实强教育的体制之“骨”、健教育的机制之“筋”,实现我区教育新突破。 (一)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扩大校长办学自主权,释放办学活力。落实了中小学校长职级薪酬。我区年1月起落实校长职级薪酬,加强对校长的综合考核评价,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释放了办学活力。 (二)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我区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从年3月1日起,在全区中小学在编在职教职工和后备教师中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以我区与北京原点教育合作为平台,加强我区中小学与名校的对接,持续推进“运河名师三年行动计划”,创建了我区“一体两翼”教师队伍发展格局。我区名师工程建设项目荣获德州市教育改革试验区项目二等奖,2名教师执教课例入选省级“特色示范课堂”,8名教师获省级“一师一优课”优秀课例。在年德州市优质课比赛中,我区24名教师荣获一等奖,一等奖获奖率位居全市第一位,一等奖获奖人数历史最高;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全区优秀教师团队和运河名师评选活动。持续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四、抓住根本,着力推进落实立德树人。 严格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要求,全力抓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一是建立了学段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加快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是打造“文武双全”的教育。加大精品德育课程培育力度,健全德育抓方向、智育重能力、体育推普及、美育多形式、劳动教育重习惯的体制机制。年我区德育综合改革在德州市教育改革试验区项目终期评审中荣获一等奖;加快艺术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个性特长发展平台建设,全区开发设立了余个学生社团,文武双全教育开花结果。第七中学荣获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麒麟小学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石家园街小学等六所学校荣获德州市家庭教育基地,十五中学在全市“体彩杯”中学生篮球比赛荣获女篮第一名、铁西南路小学在全市校园足球精英赛中获得冠军。科技创新教育在全市领先,全区中小学创客社团共荣获17个省级一等奖,10个省级二等奖。在年全国NOC大赛中,我区荣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全国第一名。第七中学参加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创客大赛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 三是推进教学改革。着力构建“教师欣赏学生、学生尊重教师、个体主动发展、同伴真诚合作”的人文课堂。鼓励学校根据各自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改探索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年中考质量实现了新突破,全区教学质量实现了新的提升。 下一步,运河教育将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中心,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实现教育强区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ezhoushizx.com/dzsh/118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