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由本报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建设博览会上,与会代表达成这样一个基本共识:名师工作室,是一个成长共同体,是一群人带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走到一起,践行学术信仰,找到独一无二的“我”,而又形成“我们”共同精神追求的地方。每个成员,在汲取营养的同时更要贡献智慧,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成员,都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我拿什么与同伴分享?” 我在现场两位“70后”大咖本次会议,我们特别邀请了两名长者前来“镇场”,一位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一位是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黄玉峰先生的讲座中气十足,讲到兴起处手舞足蹈、声若洪钟,仿佛热血青年的呐喊;成尚荣先生的讲座不用课件,不念讲稿,讲故事逻辑清晰,背诵长篇诗歌一气呵成,与会者深为折服,无不敬佩。当参会嘉宾得知他们今年都已经70多岁,全场一片惊呼。两位大家精神矍铄,浑不似年逾古稀,因而被称为“70后”。会后还有学员探问成尚荣先生的“保养秘诀”,成尚荣先生笑而不语。 懂生活才懂教育悠扬的古乐声中,来自浙江省宁波市“青蓝”工作室的主持人胡剑红着一袭优雅的青花瓷色调长裙,坐在茶桌前,素手拂袖,温壶闻香,现场为大家演绎茶道。 在一个半小时的名师工作室体验坊活动中,这种“从容生活,诗意教育”的主题无处不在。工作室13名年轻成员分成3个小组——“吃货组”、美衣组、文艺青年组,分别从美食、着装、个人兴趣爱好三个生活角度切入,现场教大家如何烹制美食,如何进行美衣搭配,如何读书放歌寻芳。 “煲汤最关键的就是要慢。慢教育的平衡点,其实就是用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服饰搭配讲求风格适宜、搭配协调、衬托气质;教育更是要基于儿童,运用适当的策略,彰显其个性。”……每一个环节,无不蕴含着深深的教育道理;每一个环节,都吸引着与会代表的热烈参与。来自宜昌的一位幼儿园教师在游戏环节,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胡剑红名师工作室最近出版的新书《破解家园沟通的44个难题》。这位教师激动地说:“今天的体验坊活动一下子打开了我的心,让我知道在繁重的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其实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美好,让教育充满诗意。” 第二次合影台湾名师李玉贵的公开课结束后,许多代表纷纷抢着与她合影留念。来自武汉的管老师好不容易见缝插针争取了一个合影机会,可惜抢拍的效果不够好。在一拨又一拨代表离去后,管老师再次争取到一个合影机会。令她没想到的是,李玉贵竟然记住了她,还跟她说:“你是第二次与我合影了!”当管老师自然而然地挽起李玉贵的胳膊时,此时的李玉贵冲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管老师十分感动。合影结束后,管老师再次礼貌地道谢,而李玉贵则非常谦恭地连连回礼,还不住地感谢她:“谢谢你,谢谢你!” “发出教育最强声音,搭建成长最优平台”4月10日下午的第一个分论坛,湖北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涂玉霞最后一个出场。 作为中国教师报的忠实读者,年涂玉霞小试牛刀,向报纸积极投稿,两篇习作连续发表,激发了她专业写作的信心。从此她开始了博客篇计划,成为中国教师报年推介的“阳光教师”。在她的影响下,工作室成员们把中国教师报作为必读报刊。 在名师工作室展示最后环节中,“涂玉霞名师工作室”成员们把他们精心创作的“发出教育最强声音,搭建成长最优平台”书法作品现场赠送给中国教师报。涂玉霞说:“这既是我们的心声,也是对中国教师报最诚挚的感谢。” 咖啡沙龙为了做好名师工作室体验坊的准备工作,4月10日,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主持人段艳霞和本报记者吴绍芬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她们从会场借来10张长桌,将桌椅摆成“世界咖啡沙龙”的样子;为了营造氛围,段艳霞还特意到花店买来鲜花,将会场精心布置得如同约会的咖啡厅。在11日的体验活动中,段艳霞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10人一组围成一圈,当学员听到“风雨雷电”时,后面的学员要用手在前面学员的后背通过抚摸、敲打、抓挠等方式进行模拟。大家的兴趣瞬时被激发了,乐得哈哈大笑。从四面八方前来的参会代表,通过这个游戏,心一下子就凝聚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习共同体。 阳春三月,江城武汉,柳絮纷飞的长江边上,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赶赴一场关于春天的约会。 正在这里举行的是第二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建设博览会。 4月10日至11日两天的会议时间里,两位重磅专家登台分享独家观点,一名台湾名师现场授课,21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步TED演讲,5个名师工作室体验坊一齐开幕,还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现场观摩……丰富而富有选择性的内容,让不少前往参会的教师大呼过瘾,表示“没看够”。 “回不去咯!”在11日全部活动结束后,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实验中学教师张敏兴奋地说。回不去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她解释说,因为“内容实在太精彩,我们都愿意再多听会儿”。 挑战与超越重新定义“名师”我们需要怎样的名师工作室?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师。 “对名师的阐释应该有多种方式,比如想象,比如比喻,再比如我们可以讲名师的故事。”在第二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建设博览会上,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说。 名师应该是有故事的人,也是会讲故事的人。会上,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首届“年度教师”王雪娟就尝试用讲故事的方式阐释她心中的“名师”。 “名师工作室前往什么地方?名师工作室的荣耀不在你原来的地方,而在你将前往的地方,名师、名师工作室的姿态永远是前往,永远要向前行进。”成尚荣在报告中指出,名师是在挑战性工作中成长起来的,名师应当不断超越自己。 “我们应该超越别人,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超越自己。超越别人很难,超越自己更难。一个不能超越自己的人怎么能超越别人呢?超越自己就是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就是在成长,这叫什么?这才叫名师工作室。”成尚荣说。 名师工作室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名师之“名”在何处?在与会专家看来,名师工作室不在“名”,而是透过它看到人,看到生命成长与存在的意义。 会议期间,台湾名师李玉贵用一堂语文公开课为参会者展示了“目中有人”的课堂。 没有激烈的讨论,没有烂熟的技巧,没有做作的煽情,没有炫目的课件……在《蝙蝠与雷达》公开课上,李玉贵始终轻言细语,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氛围,并时刻北京白癜风哪里好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