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编者按:《教育家书》·家书讲堂第十讲里,父亲对儿子那么深沉的爱,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以不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逼着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引起孩子的逆反……在那段时间,孩子的老师也和我们交流,说我们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想考上名校还有差距。好,为了儿子上名校的崇高目标,我们从此走上了补课的不归路。 当时我们也还没什么准备,就听老师的话去补习。开始时,觉得补课真好啊,因为补课老师水平很高,一补课,儿子的学习成绩马上大幅上升,欣喜若狂。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是个局,就中断了在那里的补习。 怎么办? ▼▼▼ 继续寻找优秀的老师补课呗。大课小课补不断,补着补着,我们发现,这成绩要补上去,需要长期的投入和付出。当时把各种补习班很快都搞全了,这完全凭着一腔热血。从此,孩子一周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 刚开始还好,小升初,儿子尽管没有考进四大名校之类的重点中学,但还是考进了浦东的一所重点初中,考试成绩在他们班里还名列前茅。但到了中考,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孩子差点连高中都没考上。为何落差如此之大呢? 主要原因有几条: 第一是我个人的原因。我一直觉得当下对独生子女的宠爱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对孩子要求一直过于严格,想培养他的自理能力。我一直感觉日本孩子的教育很好,不溺爱孩子,教孩子懂得孝顺、自立。我恰恰忘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要特立独行其实不是很现实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韩国和日本的孩子,他们那种注重孝顺、自立的精神是有大环境影响的。记得有个孩子的母亲是上海人,父亲是日本人。他在上海的公立学校就读时,经常要母亲、外公外婆接送。但一到了日本,他马上就参加团体活动,不让他妈妈陪在后面。所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 当时,我也没有考虑那么多,只知道不要宠爱孩子,溺爱孩子,培养他孝顺、自立的能力,忽略了孩子的情感感受。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我让三年级的儿子脖子上挂把钥匙,放学自己回家。其实学校离我家也就十分钟的路程。当时,我根本没意识到问题,心想我小时候一年级就自己上学放学了。可是若干年后儿子才告诉我,在他当时的心目中一直认为我是坏父亲,后来他才理解是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因为当时所有的同学都有亲人接送,唯独他没有,他不能理解,他感到缺失。 第二是我当时不顾他的感受。因为小升初的压力使我人性扭曲,硬生生剥夺了他参加市科技航模比赛的权利。小时候儿子手很巧,参加了一年的航模小组,就能制作出遥控航模飞机,指导老师非常欣赏他,觉得他有获奖的机会,打算让他参加市科技航模比赛。小升初的压力让我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直接把这个机会给掐了。换了现在,我一定不会这么做,但名利心使当时的我完全迷失。 第三是我管教过严。因为怕他迷上电脑,根本不给他接触电脑的机会,使得他看到同学们谈论电脑时非常羡慕,感觉自己缺失,一直认为没人爱他,所以他在小学末端和初中时是相当得逆反。 但当时,他的学校非常看重学习成绩,给教师的考核压力非常之大,加上教师受传统教育思维影响,喜欢听话的孩子。我经常和教育局的领导交流。他们笑称,当下公立学校教育的资源给70%的女孩占领。因为女孩成熟早,比较乖,听话,而男孩子心思成熟比较晚,所以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根本得不到好的表现机会,以至于考高中时根本没有机会上好的高中。 老师受传统思维影响,动不动就开骂、罚站、写检查等手段,这使得处在青春期的男孩非常受伤害,以至于成绩一再下滑。另外孩子也非常逆反,家长讲的和老师讲的,他就是不听,就是跟你作对。等到孩子在学校受到指责的时候,他才感到父母在关键的时候还是维护他、深爱他的,他稍稍有些明白,感到不好好学习,今后没有好的出路。(以上节选自《教育家书》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北京青少年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