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孩子观看的动画短片如声影版的绘本,精美设计的画面塑造审美和艺术感,天马行空的情节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深刻且易懂的内涵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家长也能从中汲取关于教育的启示。《一只吃不到曲奇的猪》(Ormie)是加拿大导演RobSilvestri于年创作的无对白动画短片。全片长3分55秒,画面设计简洁,配乐节奏感强,虽然故事很简单,但却可爱幽默,能让宝贝和家长捧腹大笑,十分适合低龄孩子观赏。一只小猪想吃冰箱上的曲奇饼干,它拼命想尽各种办法,包括做跷跷板、搭纸箱天梯、甚至坐上飞机跳伞等,虽然招招有创意,但却屡遭失败。最终眼看饼干就可以到嘴了,结果又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意外。03:41在短片中,我们除了被小猪锲而不舍的精神感染外,也会惊叹于它采取的各种创意拿饼干方法。如何拿到饼干?这个看上去举手之劳的小事都有这么多种解决方案,那生活中遇到的其它困难和问题呢?其实每个问题都有无数种解决方法,我们会再通过经验或实践,判断哪个方法是最优策略。在孩子的世界中,每天可能都会遇到新挑战,新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又该如何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对家长而言,替孩子做,或者直接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明显是最轻松的,可是这对建立孩子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是贻害无穷的。不要直接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的经验永远不可能成为孩子的直接经验。我们的方法都是从我们自己的观点、信念和价值观出发,根据过往的经验教训得出来的。而孩子的人生经验和我们不同,所以即使告诉孩子当下的困难如何解决,他们还是会因为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去解决新问题。这就类似于“刻舟求剑”的故事。当楚人的剑掉到海里后,他仅在船上标记剑的位置,而忽略了船行的因素。同样,即便是我们遇到和过去一模一样的问题,也会因为客观因素如环境、人物关系等变化,结果有所不同,所以原来的解决办法也不一定会再适用。美国教育家吉利那说:“在过去,我们的教学系统教孩子如何应试,遵照标准课程,保障孩子获得基本的知识,进而让其胜任服务工作。而现在,新的教学系统则强调解决问题、创新以及探索新知的能力,这些孩子最终将在全球舞台上大展宏图。”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是应对问题时分析、思考、反思、解决的一系列能力,而非答案本身。四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步:界定问题找到问题所在,并清晰地界定出来,有的时候比解决问题本身还困难。很多孩子遇到问题时,只是一味地哭,被动地等着家长猜原因,或者是用“天塌了”这种情绪词来形容自己的困境。例如,当孩子和家长抱怨不想上幼儿园的时候,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只是一时心情不好,哄一哄就过去了。实际上,孩子不想上幼儿园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小伙伴之间抢玩具,孩子觉得自己在学校被欺负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问题的根源并不是“不想上幼儿园怎么办”,而是“如何和小伙伴相处,如何解决冲突?”。当我们引导孩子找到他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后,孩子就会开始在我们的教育下,逐步改进自己的社交方式,尝试融入集体中。所以要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能够认清根本问题的意识,再通过组织良好的语言把问题描述出来。这个能力可以在我们给孩子讲故事类绘本时,多让他们概括讲述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困难来培养,锻炼孩子的语言和总结能力。第二步:思维培养我们不直接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就是要培养独立思维,让他们能够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当遇到复杂的任务,孩子手足无措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把问题拆解成多个易于完成的小任务,再逐个解决,让孩子能够迈开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从而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另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锻炼发散性思维。每次遇到问题,当孩子想出一个方法后,我们还可以继续问“还有吗?”让孩子说出3个以上的解决方法。孩子的解决方法也许是天马行空,甚至不切实际,不过不要紧,家长不要嘲笑或者直接否认孩子的方法,而是应该和孩子继续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第三步:试错反思解决问题当然还需要落实到实践。人类很多最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历经失败后不断反思改进,才最终成功的。孩子天生是有探索欲的。家长应该放开手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可能,甚至是有些“破坏性”的小实验,而非急于打压和纠正,让孩子在错误中积累经验。当通过一次次尝试而取得成功的时候,孩子满满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而每一次失败后,对失败的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失败的原因,并做出改进。例如:当孩子的玩具滚到沙发下,家长不要直接帮孩子拿,而是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即使那个方法在我们看来可能是没有用的,或者是笨拙的。孩子刚开始可能找跟类似于铅笔的棍去够玩具,当他们发现长度太短时,也许会找一个长一点棍如扫把,但也许扫把又太大了放不进沙发底下,他们就又要再思考用大小、长度都合适的替代物。在不断尝试、反思、再尝试的过程中,孩子就能收获各种经验,掌握解决不同问题的技巧,从而建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步:习惯养成思维锻炼方法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持之以恒的实施。如果家长每一次都认真对待孩子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孩子从小就会慢慢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当从小问题逐渐过渡到大问题时,也会有助于孩子日后成长中新思维的发展,让孩子能够有能力面对未来世界的各种挑战。《一只吃不到曲奇的猪》拓展亲子活动1.看过一遍后,可以让孩子回忆一下小猪都用了哪些方法拿饼干,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如果孩子没有全部记住,可以再看一遍,在看的过程中也会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小猪总共用了15种方法:扫把,椅子,跷跷板,云梯,跳床,马桶搋子,割洞,吊绳,单车,弹射,秋千,跳高,钓鱼钩,导弹,跳伞。2.引导孩子反思小猪采取的哪些方法,可以通过改进从而成功拿到饼干?比如小猪踩马桶搋子的方法。因为小猪是在冰箱正面走,如果是在冰箱的侧面走就可以成功了。3.和孩子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拿到冰箱上的饼干?可以在家里进行尝试。比如家长和孩子配合,家长把孩子举起来拿饼干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ezhoushizx.com/dzsh/157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