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扶贫办不叫“扶贫办”。 这个部门的全称颇为与众不同——“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办公室”的牌子,凸显出其肩负的双重职责,也暗合德州市扶贫工作的导向。 德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全面致富奔康相结合,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抓手,引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既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建立健全贫困群众稳定、持续、长效增收机制,又引导广大农民“进会、入社、上链”,实现致富奔康。 “把脱贫攻坚与全面致富奔康结合起来,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这是德州市委书记陈勇带领新一任班子调研全市个乡镇、多个村庄后提出的工作思路。 从调研情况看,绝大多数农民生活还没达到全面小康,贫困与否的边界线主要体现在生活质量上,他们院里有粮食,手里没钱花,年收入上不去。如果单靠种粮,没有副业,不去打工,想过上好日子很难。如果没有大的社会氛围、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脱贫不会牢固。 全面小康,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基本标志。中央和省里对扶贫开发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抓住用好这一机遇,不仅能够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而且会激活涉农产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民生短板,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陈勇说。 脱贫攻坚与全面致富奔康相结合,首先体现在对贫困户的识别上。 德州是全国唯一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人均耕地1.84亩,低于省定贫困标准线的人口较少,但超出省定标准的低收入户占一定比例。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掉下贫困线,这是当地不少农民的现状。为此,该市兼顾收入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将年收入超出元但由于大病等必要性生活保障支出过大而导致确实贫困的群体,按照市定标准(年人均纯收入在-元)纳入到识别范围,重点白癜风的预防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