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内容成为教育领域的亮点。全会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这些教育政策在德州如何落地?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全面阐释。

1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之后的战略性任务,实际上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保基本,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消除薄弱学校;二是促优质,教育均衡分为低位均衡和高位均衡,优质是最重要的目标。

“三大工程”提质促均衡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将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继续努力。

  硬件方面主要是大力推进“三项工程”: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目前开工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二是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三是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工程,现处于编制规划阶段。前两项侧重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第三个是解决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和县城大班额问题。

  软件方面主要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现行的招生方式、评价体系等。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义务教育软实力。

2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不等于普及普通高中教育,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由中专、职业高中和技校为主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任。

增强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提供的学位量,基本能够满足初中毕业生的需求,但是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可和对普通高中的迫切需求,存在结构上的不均衡。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点在于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我市将结合省级职业教育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实行中高职“3+2”、中职与本科院校“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打破中职教育的“天花板”,开展中职学校与技工学校“双证互通”、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工作,完善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统一的高中阶段招生平台,打通普教与职教的横向联系。

3中职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

目前90%左右在校中职学生已实现免学杂费,包括农村、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是首次提出,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这一提法,教育部在解读中表明覆盖面或将继续扩大,我国很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免除学杂费。

让贫困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免学费覆盖面最广、推进最快的,这项惠民政策目的是让一些愿上中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

  对于普通高中,目前国家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政策。我市资助贫困生的标准具体分三档,分别为元、元、元。国家助学金由各级财政共同出资设立,各省市财政直接管理,县(市)所属普通高中所需资金由省和地方按比例分担。

  逐步免除学杂费将推动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或普通高中教育,提高贫困家庭孩子的高中入学率,从而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4“全面两孩”后教育面临新挑战

“全面两孩”政策即将实施,对教育的需求和挑战是多方面的,对学龄人口预测、学校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扩充提出了更高要求。政策启动之初,特别是面对学前资源相对短缺、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的现状,满足新增的学前教育需求,要做好提前布局和相关准备。

学前教育需提前布局

  为更好地应对入园难、上学难问题,结合《德州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年)》,我市将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在建设用地、建设规费减免、幼教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对民办幼儿园和城市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给予支持。今后德州将借助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办好公办示范园的基础上,普惠性和高端化相结合,积极引进新的品牌,巩固原有品牌,多渠道引进,多形式办园,扩增集团化和加盟式办园规模,不断提升全市学前教育的整体品质。

记者

王倩倩通讯员

董志勇王培培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ezhoushizx.com/dzxx/59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