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8个月才把去年国庆期间的游记完成,因为写游记是一件再学习,很艰苦的事情。

在这8个月中,我自己经历了人生一次重大的蜕变。原来对困难的事情,总是不自觉选择逃避,而如今,对于困难我已经能够迎难而上。我经历了20年的“不立”,才进入到“立”的状态,人家30而立,我40才立,但总算立了,立了才可以“有自己的路”,不再被动地“走别人的路”,可以不畏困难,不受外界一切风吹草动的影响,一步一步走下去。有了踏踏实实的深入之心,才可以静下心把这些“游记”写完。

我的蜕变不能不说和年龄有关,和结束宅男生活,坚持每天单车有关,何为因何为果,相互作用吧!骑行感触篇:

做一件事情最难的不是如何去做,而是下定决心去做。

很多看着很困难的事情,其实真正不犹豫,去做了,却并不如想象般困难!五天的旅行,超出了我的设想范围,多走了很多的路。很幸运的是,一路上都特别的顺利,没出现任何耽误行程的意外。

每天规划的那些遥远的里程数字,转化到我里程表上的数字;那些单调的线路,一点点被征服,被踩在脚下,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个人骑行是孤单的,五天时间里,从临清离开骑友,到回到小区,没有见过一个认识的人,见到的所有人,一生只能见一次。所以虽然和他们说着再见,其实怎么可能再见呢!

一个人骑行的速度是很慢的,经常达不到20,每天都会有一段疲劳期,骑不动,只想休息,但是必须坚持,越休息越累,每天的目的地是明确的,每骑一步都离终点近一步,如果不骑,终点是不会向你走来的。过了那个疲劳的阈值,就突然一下子有劲起来,可以骑到30。

其实骑行有劲没劲,关键是精神力,先疲惫的往往不是身体,而是精神。骑车不但消耗体力,更消耗精神力。

一个人骑行最喜欢可以跟着一个电动单车,又省力,又快,这时候节省的就是精神力。

我希望身边飘过一位电车女郎/不需要她有美貌的模样/也不需要她苗条修长/我只希望她有一个迷人的背影/让我可以无限遐想/忘却疲劳,带我走出那一段低谷的窘状。

没有电车怎么办呢?我想起了“驴头前面吊着的那根胡萝卜”,我可以想象着前面有一根胡萝卜,让自己的精神力可以一直保持向前,向前。

骑行路线篇:经过2省(河北,山东),6个地区(聊城,邢台,衡水,沧州,德州,济南),途径25(市)境(聊城、临清、临西、清河、南宫、枣强、冀州、衡水、武邑、阜城、景县、东光、泊头、南皮、沧县、沧州、孟村、盐山、乐陵、商河、临邑、齐河、禹城、高唐、茌平),经过17个县(市)城(聊城、临清、清河、枣强、冀州、衡水、武邑、景县、东光、泊头、沧州、盐山、乐陵、商河、临邑、禹城、茌平);全程.5公里,纯骑行40.14小时,平均速度18.85公里每小时,平均每天8小时,每天平均骑行里,单日骑行最多是最后一天里。

沿途的美景层出不穷,自然风光莫过于衡水湖,历史古迹莫过于铁狮子,人文知识莫过于普照公园,宗教气氛莫过于菩提苑。还有武植祠,荷花园,宝云寺,亚夫陵园,景州塔,东光寺,狮城公园,沧州文庙,清风楼,水月寺,千童祠,邢侗公园,禹王亭。

旅行经验篇:第一:出行要提前备课,把路线设计好,包括骑行路线和旅游景点路线。这样避免走弯路,避免到一个地方不知道逛什么,或者现打听,耽误时间。

第二:必须准备夜行装备,就是车子前面的照路灯和车尾的警示灯。我在到达景县和商河的时候,天都已经非常黑了,没有路灯,前面看不清东西,根本不敢骑快,后面还担心别人看不见自己。直到经过了一辆三轮车,跟着三轮车的尾灯骑行,才算勉强到达目的地。

第三:设计好路线,还得要多问路,特别到了岔口的时候,尽量问一下,避免走错路。我从禹城回来的路上,就走错了不少的路。问路要选对人,最好问闲着没事的老人,他们又有耐心,又有经验。忌讳问女人,问小孩,问忙碌的人。我曾经在禹城辛寨镇的路旁,问一位20来岁的抱孩子的妇女,她竟然说很惊讶地说茌平很远很远,还得有多里路,其实只有60里。在我们眼里就算里也不是很远的地方。

第四:准备一个备胎,尽管一路上没发生爆胎现象,但是还是有所担心,最好有备无患。当然补胎的工具是必备的。

第五:设计路线不能太贪,尽量少骑多逛,不然匆匆赶路,很多景点不能看得细致。在景点选择上也不能太贪,恨不得把沿途所有的景点看完,这样会很被动。最好选择精品景点,放弃次要景点。

第六:骑行距离一般都大于地图标记的距离,我特别在一公里的路碑直接测量过,后来一想,这是显然的,因为地图都是按照直线标记的,而我们骑车哪里可能骑出来直线呢?

第七:坚持“两个务必”,在没有到达终点时,务必不能放弃精神;在马上到终点的时,务必不能放松警惕。旅行游记篇:通过旅行和写游记,我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有了更深的感悟,并且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为我未来旅行的座右铭。

虽然经过8个月时间,可是在旅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却清晰可见,甚至更加清晰。旅行虽然有时候走马看花,但是浏览过的片片点点,却都深深地映在了心头。待到回来,细细品味,研究整理,写出游记,感觉学问提高了一大块。

单纯“行万里路”,只能看到景色古迹的表面,就是看个热闹,并没有太多收获。更大的收获其实来自于“读万卷书”。有时候一天的旅行,需要写好几天的游记。

单纯“读万卷书”,从书本上所看到的东西,如果不结合到实际,往往理解都是浅薄的。而通过“行万里路”,可以发现很多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去“读万卷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写游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写游记的过程就是“读万卷书”的过程。只有“行万里路”才能在旅行中发现问题,而勾起自己寻找答案的好奇心,才能“读书万卷”寻求答案。

通过旅行和写游记,也感受到什么是学问,只有以“问”作为动力,才能深入学习,而学习所得才能更深刻更鲜活。

比如,途径“仵龙堂”,一个简单的名字,可是我却对这个名字感到好奇,提出疑问,于是经过查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想通了黑龙大战白龙的本质的一种解释。

在写游记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合理答案,比如,二郎岗永清观名字的探讨;文庙牌匾的探讨;沧州古城新城传说的探讨;铁狮子铸造之谜的探讨;铁钱库的来历探讨;徐福东渡的真实原因的探讨;都来自于我自己的思考,尽管都是一家之言,可是感觉很涨学问。

“行万里路”发现问题,“读万卷书”回答问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通过旅行和写游记,我在宗教、历史、地理、建筑等方面都涨了见识。

一路上宗教场所很多,但是感觉市井的宗教就是人们的心灵的安慰场所,深山的宗教也许才有些真神,真正的清修之士反而不在寺院之中。不过通过浏览寺院,包括宝云寺,开福寺,铁佛寺,菩提苑,水月寺,归来后查阅资料,也了解了大量的宗教知识,第一次觉得同释迦牟尼有了点心灵相通之处,能够理解他了。也第一次知道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的关系。

一路上还有一条主线一直贯穿着,那就是“水”。这个水主要就是“黄河”之水,造福一方,又祸害一方。所以希望黄河“清”的愿望很普遍,“临清、清河、清池、永清观、清源妙道真君”;和水有关的地名也不少“衡水,泊头,沧州,商河、齐河”;以及和治水有关的各路神灵“二郎岗、铁佛寺、铁狮子、禹王亭、仵龙堂”。我第一次了解了黄河的历史变迁,以及大水对这片土地的影响。

游记也不是一挥而就的,在未来必然不断地修改雕琢。

游记所写也不求闻者众,更希望可以作为同行者的一个参考资料,可以得到有缘者的共鸣,可以得到有心者的思考反驳,相互讨论,共同进步。

“行万里路容易,读万卷书难”,但是我将坚持两个都要,一个都不能少!到此我把从前欠下的游记全部写完了,可以轻装前进,继续新的旅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的路才刚刚开始。









































民间偏方治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ezhoushizx.com/dzfz/72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