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教育德州实验文/吴虹(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 德州实验小学的冬日早晨,我们却穿行在“四季”里。主教学楼层分别以“四季交替、因时而成,学习成长、依律而行”为主线,用不同的色彩从一楼到四楼,分春、夏、秋、冬进行描绘与呈现。墙上有名人的印迹,也有孩子们的作品。每个年级的孩子都要经历从一楼到四楼的变迁,既从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中获得额外的学习感悟,也寓意教育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我对一同走在楼道里的苏霞校长说:“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 从生态文化、生态课堂、生态德育,到生命安全课程,正是因为推开了这扇“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智慧之窗,苏霞才渐渐觉得自己找到了办学的“生态圈”,渐渐有了将学校从优秀带向卓越的底气,而走向卓越的抓手,最后凝聚在一个关键词上:生存教育。 德州实验小学安全课程闻名全国,其“生存教育研究与实践”能落地生根,正应了苏霞自己常说的一句话:“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安全教育在这里,已不仅仅落实在课堂,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位老师甚至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些教学成果能用学生的一生去检验。”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课程。 苏校长发起的“良心课”年,苏霞开始了她的校长生涯。和多数校长一样,她对于校园安全既不敢懈怠,又找不到切入口,只能停留在上级部门查什么,便临场发挥应付什么的状态——这当然不是她所在的学校独有,它几乎困扰着今天的每一位中小学校长。好在苏霞运气不错,有着三千多学生的校园从未出现过大的安全事故。 这一年,接二连三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给她带来了深深的触动。那时,苏霞在北园小学做校长,一个自己印象深刻,时常从某个角落蹦出,叫一声“校长好”的孩子,放假回老家看望爷爷,不幸和老人一块儿煤气中毒身亡。在那个孩子的告别仪式上,苏霞流泪了,她痛惜这个有着花一样笑容的学生,如流星一样短暂的生命。差不多同一时间,一位朋友的儿子,在20岁生日的前一天,因横穿马路车祸身亡,她“痛恨”20岁的大学生却没有一丁点交通安全意识;不久,另一位同学的孩子又溺水死亡…… 苏霞也是一个柔肠百结的母亲,这一幕幕让她的心像被刀子划过,内心仿佛不断地被拷问:面对不能重来的生命,我们的学校究竟该做些什么? 几年来做校长一帆风顺的苏霞,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缺失”。她强烈地意识到:以前的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只注重孩子知识的获得,考多少分,是否能上名校,对于孩子将来怎么去生存,面对危险怎么去保护自己,却思考得太少太少。 必须做点什么,才能对得起自己良心。苏霞开始在网上、图书馆收集资料,数度拜访相关专家。网上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每年因溺水而亡的孩子有好几万,交通事故的数据更是逐年攀升。如何避免悲剧无谓发生?如何改变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触摸这些问题,过去并不愿“较真”的苏霞再也坐不住了。 正在此时,德州市德城区教育局申请了一个国家级课题:“生存教育的实践研究”,苏霞飞奔而上,将其认领。于是,一场来不及思考的让教育贴紧生命的实验,在德州实验小学悄然开始。但现实是,面对真正的问题,如何将浮躁且形式主义的安全教育向本真和常态回归,做出真正的效果?不然又将是形式主义对形式主义。“我很庆幸,找到了一个适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载体——安全课程。”苏霞说,“我们很多学校,开发的课程都是综合学科的,有音乐、美术、体育等,唯独没有安全课程。所以我当时就想,可不可以尝试着以生命安全为轴心开发课程,以系统完整的课程设计帮助孩子学会安全地生存,同时有趣地学习知识?” 方向渐渐清晰,但如何将校长的想法变成执行力,老师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当苏霞提出自主开发安全课程时,学校却炸开了锅。大部分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要以学科教学为中心;更有老师当着苏霞的面,直言不讳地说搞安全教育是“不务正业”,不上安全课,学校不也很安全? 改变观念,是一件难度空前的事情。老师们教学任务重,思想的转变需要认识的过程,好在苏校长天生情商高,办法多。她明白榜样永远是激励人心最好的力量,于是悄悄地动用领导权力树榜样。经过多次谈心,多番做工作,语文骨干张老师终于答应尝试着去开发一节安全课,就这样“溺水课”几番来回,出炉了。为使第一次试讲达到预期目标,苏霞将这堂课安排到了多功能厅进行,并“别有用心”地邀请了家委会代表和全体老师参加。在这堂课中,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一个个惨痛的案例,让听课的家长和老师们哭得稀里哗啦! 这样的“真情流露”,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苏霞抓准时机打了一张感情牌。“你们觉得这样的课重要吗?在座的大部分都已为人父母,我们能不能真正做点对孩子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家长除了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