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德州各路媒体铺天盖地都是围绕一件事报道:德州两会。 不过,到今天(2月5日),两会才真正进入最有含金量、也最受瞩目的一个环节——杨宜新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说它是重头戏,是因为这个报告事关德州整整一年的政策大计,也就是说,年德州的政府工作就是围绕着这个报告展开的。 报告洋洋洒洒万余言,重点讲两个问题:一是年德州干了啥,二是年德州要干啥。 今天,小编带你解剖麻雀般看看今年的报告里有什么干货。▲杨宜新市长在作政府工作报告。德州日报记者王志伟摄 (00)解剖之前,先回应一下开头,到底是哪6个词,有这么神奇,可以概括一份1.4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全文,主体有两大块内容,第一块是回顾去年工作,第二块是年总体安排和重点工作。这里插播一句,被纳入“重点”的工作,那可不一般了,意味着全市的资源都将向这些工作聚集了。 不用多说,第二块最具含金量,可谓句句是干货。主要讲了六个方面:一是创新、二是城镇化、三是现代农业、四是生态、五是民生、六是法治政府。 具体说,第一部分谈创新,“突出科金产融合创新,加快提升产业实力”;第二部分谈城镇化,“突出城乡统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三部分谈现代农业,“突出增效富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第四部分谈生态,“突出宜居宜业,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第五部分谈民生,“突出民生优先,不断深化幸福德州建设”;第六部分谈法治政府,“突出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元年,可以说,这最后一部分,意义同样极为重要的。 小编觉得,通篇报告,写得真心不错,为什么这么说?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就迈不过眼前的坎儿,认识到这一层,问题就剩一个:朝哪儿改?当然是哪儿能释放红利,就朝哪儿改。 创新、城镇化、现代农业、生态、民生以及法治政府,这些件件离不开改革,而且,只要对这六个领域加以改革,就能释放大量红利。 可以说,整个报告,抓住了德州经济的牛鼻子。 (一)聊完6个词,接着看第一部分。标题很明确:年主要工作回顾。在这一部分,宜新市长讲了5个方面。 具体来说,去年德州政府做了这些事:1.经济规模质量实现同步提升;2.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取得重大进展;3.城乡建设迈出坚实步伐;4.民生事业得到有力保障;5.政府运行更加规范高效。 当然,这5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展开的内容,咱就拿第一点举个例子:一句话主要讲了两个内容,一是经济规模上去了,二是经济质量也上去了。 规模怎么提升的?宜新市长摆出了一组数据:GDP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等等,这些增幅厉害,几乎都高于山东省,无怪乎前一阵儿省里开两会,树清省长净夸宜新市长:“比我干得好”。 质量又怎么提升的?比如经济结构更合理了,三产占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农业更现代化了,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91.2%,全省第一;稳增长、优结构的支撑作用更明显了,技改投资高达亿元,经济结构变轻等等。 当然,回顾过去,不单纯为了亮亮成绩单,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忙忙活活干了一年,咱德州到底得出了什么经验教训? 紧接着就是谈经验,有4点,这4点给年的德州政府工作奠定了基调。具体如下: NO1.推进科学跨越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形势,构筑战略优势。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善于从战略高度谋划和解决全局性问题,我市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改革、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拓宽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空间。(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的政策福利,抓住了,德州就能加速腾飞。) NO2.加快转调创步伐,必须实施创新驱动,集聚资源优势。 转变工作指导方式,探索科技金融融合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的路径措施,制定“1+6”配套文件,构建科技创新、投融资新载体,提高产业培植与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集中度,提高在产品市场、科技市场、资本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在强调,德州经济发展的方略——科技金融融合创新推进产业发展,很重要,很有效,必须坚持下去。) NO3.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务实持续推进。 把改善民生作为渐进的过程,兼顾需要与可能,整体性规划,分步骤实施,多元化投入,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民生与经济有啥关系?这段表述说得很明白,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NO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必须推进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 遵循市场化改革方向,把法治思维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亮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讲规矩重程序、守纪律转作风、定标准提效率,在打造轻型政府上坚实前行。(法治,还是法治,从中央到省再到德州,小编预判,年,法治政府建设将是非常重要的重头戏。) (二)好了,讲完了第一部分,咱们再看看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只看标题就知道讲的啥:年总体安排和重点工作。 先看开头导语部分,主要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这一部分,需要咱们知道德州面临的几个形势,具体来说有3个。 其一:新形势新挑战。 有哪些新挑战? 1、在宏观环境仍然趋紧的大背景下,市场需求减弱、发展增速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成为我市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矛盾,产业发展层次较低、集中度不够; 2、城乡发展不均衡,城镇功能不健全,资源环境约束更加明显; 3、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4、政府服务效能与社会期待还有差距,营商环境、工作作风尚需改善。 面临这些新挑战,德州怎么办?一句话:认清差距、加压奋进。 其二:新常态新作为。 这个新常态指什么? 1、经济发展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2、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结构调整、改革创新、风险防控、民生保障; 3、德州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上升通道,面临宏观政策趋紧、资源环境制约的双重矛盾,做大经济总量、加快转型发展的双重考验。 怎么办?还是一句话:高点定位,转型发展。 其三:新时期新环境。 具体指啥? 1、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为处在战略交汇点的德州带来新的政策红利; 2、德州承担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土地改革、土地增减挂钩等43项国家和省级是试点,具有先行先试的巨大优势; 3、近年来大开放、大建设积蓄的势能加速释放; 4、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催生新的增长点; 5、陵县撤县设区拓展了城市空间,一批重大项目提升了发展后劲; 6、我市经济运行在快速增长区间的基础依然牢固。 有这么多有利因素,德州当然不能等,一句话: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正是基于这些判断,宜新市长为年德州政府工作提出了一个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扩量提质增效并举,着力转变工作指导方式,坚持改革攻坚、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生均等化,在科学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的进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当然,光有指导思想还不够,必须给自己先下个目标,“预则立,不预则废”,那么,德州明年冲刺多少分呢?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1%,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4‰以内,节能减排指标确保完成省下达任务。 上面这一段,洋洋洒洒很长,虽然理论多了一些,但是非常重要,有句话说得好,选择正确的方向,永远比跑得快重要。这一大段,就是在讲今后政府工作必须遵循的大方向。 方向有了,目标也有了,剩下的就是谈如何一步步实现了。政府工作报告里开出了6个药方。是啥?就是前文提到的6个词了。温习一遍:创新、城镇化、现代农业、生态、民生、法治政府。 6个词,就是6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个大课题,都有展开的内容,小编这里只讲一讲骨架。 创新突出科金产融合创新,加快提升产业实力1.抓技改、促升级; 2.抓梯队、壮群体; 3.抓招商、扩增量; 4.抓载体、促集聚; 5.抓业态、强功能; 6.抓创新、增后劲。 城镇化突出城乡统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1.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加快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2.以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3.一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现代农业突出增效富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1.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 2.加快内部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 生态突出宜居宜业,加快生态环境建设1.抓好城乡生态绿化; 2.大力实施蓝天行动计划; 3.强化水污染防治; 4.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民生突出民生优先,不断深化幸福德州建设1.努力扩大就业; 2.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3.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业;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全面发展文化、体育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6.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法治政府突出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1.完善制度推进依法行政; 2.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 3.转变作风力倡求真务实; 4.敬畏法纪恪守廉洁从政。 在整个报告最后,宜新市长特别提醒,想让德州更好,德州各级干部还得好好干呀! 1.4万多字的报告,内容相当的丰富。基本骨架,小编今天就剖解到这里,要想沉下心来,多琢磨琢磨,可以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