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电机与减速机的手动削笔刀,出自二年级七班学生陈福浩之手;用玻璃瓶和蜡烛制成的走马灯,作者为三年级一班高靖雯;二年级二班学生王小宁的吸尘器,外表是一个看似普通的矿泉水瓶,内里却装有小马达和叶轮,利用的是《科学》课程里的大气压知识…… 记者了解到,在该校今年十月份以“创造由心开始”为主题的第二届科技主题月里,像这样精巧别致的创意作品层出不穷。德州学院附属小学教学楼二楼的致知格物长廊里,科技新秀们的照片及作品始终是让参观者们驻足并点赞的重地。当选为“校园十大科技达人”,也是建校以来学生们最为珍视的荣誉之一。如今,主题月活动虽已结束,但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氛围仍一如往常。 ?多彩课程引领学生走近科学 “如今的孩子们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提高科学素养,我们希望通过更加系统化的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从而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因此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学习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该校科学教研组组长王维维介绍说,“本着以上原则,在完成课标规定的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在学校‘做有根的中国人’总体目标下,我们又继续开发具有附小特色的科学课程——‘自然之友’,包括航模社团、校内袖珍博物馆,以及科学家进课堂,探究实践走出去,活动课程助成长等,带孩子们观察植物,研究动物,做化学小实验,为孩子们搭建了舞台,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走近科学的兴趣。”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班每周都有两节科学课。在平时,老师们会尽力将平时课程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学习溶解的知识时,会为孩子们布置作业——回家为亲人制作饮料。“在课上我就对孩子们说,说不定你们的饮料配方以后会成为知名品牌。”王维维笑着说,这样的鼓励和作业让孩子们异常兴奋,并在完成后迫不及待地在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